近期在台灣Netflix上映的一部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2024/3/1也同時在中國上映戲院,中國上映後口碑極佳,昨日我將它看完了,此部為黑幫電影,述說一位黑幫殺手陳桂林是個年輕且十分有膽色的黑幫殺手,專槍殺大哥級的人物,影片的便是從他槍殺的一名大哥喪禮開始,黑道聚集大眾小弟到現場致意,陳桂林混入其中,接著另名對陳桂林下江湖追殺令大哥一現身,陳桂林在眾目睽睽之下槍殺了這名大哥然後逃跑,陳灰等一眾刑警要抓陳桂林,結果最後被他逃走了;之後陳桂林在黑白兩道都在追殺他的情況下,躲藏了4年,期間與黑幫地下醫生張貴卿有往來拿藥,結果張貴卿告知他得了絕症,只剩三個月左右的壽命,勸他自首,陳桂林在面臨死亡狀況下,又遇上唯一親人奶奶的過世,於是便真的想自首,到警局之後竟發現自己在通緝排行只在第三,前面還有兩人一樣在逃,於是他決定效法周處除三害的故事,要用自己剩餘的生命幹一票轟轟烈烈讓他成名的大事,決定殺了另兩位通緝犯後再自首;然後在他多方打聽後個別找到這兩個人·,在費盡心力,親手除掉他們之後,主動打給長期在追緝他的刑警陳灰,讓他親手逮捕他,結果他在牢裡才知道事情真相是他並沒有得到絕症,是黑幫醫生張貴卿得到絕症,而用她的X光片騙陳桂林的,目的是希望他能自首,沒想到後續他做了那麼轟轟烈烈的事,最終陳桂林死刑伏法,故事也到此結束。
電影裡的幾點,我想分享我的觀後想法
【1.黑社會現實面的刻畫偏低】
片頭開始的黑道大哥喪禮,用一名小弟在抱怨給的錢跟原本說的不一樣、還有另名大哥被槍殺時小弟們都不敢動的橋段,有感覺到電影想要呈現黑社會都只是做做場面,其實都是講利益,很現實的,只是這部分僅有片頭這樣稍微的呈現,總覺得好像吃棉花糖一樣,淡淡的,一下就沒了,味道沒有很濃烈,譬如說,陳桂林做這件事後幫會怎麼對待他的? 他以前的兄弟有沒有因為他跑路了而搶奪上位之類的,我覺得多一些這種內容在裡面,應該會更明顯一點呈現這點。
【2.陳桂林演混混的演技】
這次阮經天演的是黑幫殺手,上一部我對他演黑幫角色,就是艋舺,兩部的性格有點不同,艋舺的和尚是充滿智慧與狠勁,並重視義氣,在這部的陳桂林是好出頭,一付捨我其誰的感覺,雖說這部的演技大多都是對阮經天好評,但我會覺得應該是後段他覺悟那段稍稍有打動我些,他在扮演黑幫角色時我總感覺都還是跟艋舺的和尚很接近的感覺;我比喻一個我腦海裡能立即浮現印象的演員,張學友,雖說他是歌神,但我覺得他演技真的也是不遜色,他演過大哥級的人物,如明月照尖東的太子,另個反差比較大的角色是旺角卡門的烏蠅,在張學友演出這兩種不同等級的人的感覺,根本是兩套不一樣的感覺,陳桂林給我的角色個性強烈度我自己是認為少了點,但也許是我個人的偏見啦,人家還是紅的跟什麼一樣,哈哈。
【3.陳灰的角色故事太少】
故事安排李李仁演出刑警陳灰,身手矯健,感覺就是刑警隊的精英人物,並有種想塑造是陳桂林在白道上的死敵感,只是陳灰只有一開始跟陳桂林打了一架弄瞎眼,後來4年後又在陳桂林要殺香港仔時又打一架,最終陳桂林打給他自首,兩人變成一付敵人知己般感覺,我說坦白的,我真的滿頭問號啦,既然想塑造這麼一位重點角色,算是白道上的主角,那這個人的個性、身份背景、能力、為何死追陳桂林不放、追緝的心路轉變歷程....等等,全部沒有說,我真的覺得可惜,譬如他可以弄個如陳桂林某次犯案意外傷害到陳灰太太、陳桂林和陳灰是兄弟,但陳桂林踏入黑道害父親死亡....之類的羈絆,應該會讓陳灰這角色更加立體。
【4.黑道醫生張貴卿的角色故事太少】
感覺得出來,張貴卿這角色似乎是被定位在類似陳桂林的師傅,坦白說,我看了不少部黑幫電影,完全沒看過由女醫師來當黑幫醫師的,畢竟道上兄弟各個狠辣,女生的柔弱形象會踏入這途有點難想象,張貴卿也不是什麼大姐頭的形象,就真的是一個很樸實的鄰家媽媽感覺,要說她是不是有什麼苦衷而不得不當黑幫醫生嘛,也行,但就劇情裡沒看到解釋這段的理由,就真的讓我莫名的看見一個鄰家媽媽感覺,有小孩,有開藥局的女醫師,居然是個專門在幫助黑幫與罪犯的地下醫師,我滿頭問號。
【5.小美的成長背景】
在陳桂林殺香港仔這段,安排了小美這角色的出現,雖說我一度懷疑是要王淨賣肉來增加電影噱頭,但老實說我看的也蠻開心的........ 哈哈,岔題了,小美有說到,香港仔將她媽媽從另一個人手上救出來,她媽媽因幫香港仔頂罪而被關在牢裡,香港仔以小美住的地方當據點嘴巴上說會幫她照顧媽媽,然後對玷污小美,劇情沒有解釋小美從小是不是被親生父親虐待長大的環境,所以造成她這麼認命的個性,感覺香港仔給她很自由的活動,但難道小美都不會想報警抓他?一切從劇情去猜測,應該就是香港仔以小美媽媽在牢裡威脅他,逼她要伺候自己,只是若如此,香港仔被陳桂林殺掉照理說應該反而鬆了一口氣,因為事情都與她無關,她還因此獲得解救,但她卻跟陳桂林說 他是唯一的家人。
【6.林榮和-新心靈舍那段劇情進入的太跳躍】
劇情前面都是屬於犯罪電影,警匪追逐、黑道仇殺這樣的快節奏,突然進入了新心靈舍的段落,節奏似乎因此被拉慢不少,林榮和扮演著假面的尊者,但電影中看到的都是他比較慈祥和藹的演出方式,照理說,他是個假宗教,實際上還是在斂財,那應該能呈現出他在信眾面前與信眾之外不一樣的反差性格會讓人比較入戲,至於其他的邪教信徒,演技就懶得批評了...... 陳桂林在這邊被塑造成被感化而改變,但這段心境的變化我覺得陳述的不夠多,讓某人無法同步體認那種內心被感化的過程;而那位帶著小孩去邪教的單親媽媽,劇情也沒有特別稍微介紹她的背景故事,只呈現小孩被餵藥吐黑水後,就陷入悲傷而全心信奉尊者,就把所有身家都奉獻出來,她的單親過程、她的生活、她被邪教的信徒洗了多少次.....這些都是充滿問號,更不用說,陳桂林在發現真相,回到邪教復仇時,單親媽媽正在被淨化,陳桂林向她說明真相後,林榮和讓信徒制住陳桂林,然後要單親媽媽拿刀刺殺陳桂林,最後單親媽媽承受不住壓力,自殺了,這邊我很想吐槽,這位單親媽媽那麼快就完全信任而進入邪教、這麼快就對尊者死心塌地、這麼快就會迷信到連要殺人或犧牲自己姓名都可也不遠違背尊者,這感覺,若沒有好好述說他怎麼陷入邪教不可自拔的前提下,似乎有點失去比例原則。
---
最後,對這部電影做個總心得,這部片有感覺要做出較血脈噴張的社會黑暗型電影,塞的角色與劇情變化也算豐富,只是除了主角外,其他每個角色跟劇情走向都是淺嘗即止,沒有辦法讓人帶入每個角色的感受實在有點可惜,但票房大賣,又讓我想說我自己是不是老了、落伍了,說不定這個才是目前市場流行的風格.....(我想起前陣子香港的兩部黑暗系電影 手捲煙、智齒,角色與劇情就讓我很投入,可作為參考借鏡)
滿分5分,劇情有些新意但有些平淺,所以我給3分,角色呈現大多也是讓我充滿問號,我給2分(主角陳桂林除外),打鬥畫面與效果不錯,我給4分,節奏因為前後有些出入,我給3分,整體來說,我認為這片題材算有趣,不過綜合呈現部分韻味少很多,也就是讓我看了一次之後未來會想再重複看的意願很低,所以整體綜合評價我給3分偏低,我認為還是適合一些喜歡看犯罪電影的人看啦,內容稍許血腥而已,劇情也不難懂,不會難吞咽。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